發布時間:2023-02-09
近年來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行業,被各個層面寄予厚望,機床行業也視其為繼3C后的另外一個重要風口。
2023年,新能源汽車行業依然被寄予厚望。預計產量會超過650萬輛,滲透率會一舉超過30%以上,這對與之息息相關的機床行業是個巨大利好消息。但市場是個不斷變化的主體,高歌猛進中也有不少風險的孕育。
*近,特斯拉的降價引發了不少新聞和輿論的熱點,這可能**是個開端。特斯拉目前依然是全球電動汽車的****,利潤空間屬于行業**。這一動作必然會給國內眾多的電動汽車廠家巨大的壓力(他們多數售價不低、依然無法盈利),甚至導致部分品牌慘遭淘汰。傳遞到供應鏈領域,必然導致對加工機床的采購下降,或供應商無法回收貨款。
歐美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阻斷中國對鋰、鎳等新能源電池關鍵原料的獲取,必然導致原材料漲價。同時,國內新能源鋰電池的供應渠道集中度較高,整車廠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。這種競爭和成本給整車廠帶來的壓力,必然導致他們在供應鏈上尋找補償。所以,各個主機廠的利潤和回款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在內飾、覆蓋件、輪胎輪轂等方面差異不大,供應商也基本是同一群體。**的差異集中于動力系統。從機加工,尤其金切的角度來看,其對加工機床的數量、種類、精度要求其實低于傳統燃油汽車。這意味著,相關加工機床的技術和行業壁壘并不高,**會集中于價格競爭。除非機床廠能提供具備較高商業價值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產品。比如:更高的效率、更好的精度或精度一致性、效費比更高的專機、更短的交貨周期等。
新能源汽車在貨運車輛領域口碑不佳,已經有不少車主追悔莫及,重新回到燃油車的行列。因此,這會把參與者都極大壓縮在乘用車領域(尤其家用車),使得供應鏈內部的競爭更加白熱化。
隨著三年**進入落幕,地方和**財政都是債務。**補貼必然會收到極大影響,這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。同時,經濟將會進入一個恢復和調整周期,就業、收入、消費會收到重大影響,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負面因素。
雖然存在上述的風險和負面影響,新能源汽車行業預計在未來2~3內還是會蓬勃發展。作為機床行業,個人覺得我們需要做好應對變化的準備。
對于量產化的零部件需要在加工效率、精度及其穩定性上下功夫;
不同類型機床供應商需要考慮提供聯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,向客戶提供交鑰匙工程。如:新能源汽車傳動齒輪軸的車削+齒輪磨削一體化的集成方案;
多數零件加工往往不需要機床性能做到**的提升,或者同級別機床上基本性能滿足。但在某些性能特點上要求突出,需要利用快速、軟性手段進行技改,滿足用戶的需求。如:高速主軸導致的Z向誤差問題、用戶可DIY的工藝輔助軟件等;
關注新工藝的變化。新工藝的變化可能帶來豐厚訂單,也可能帶來市場**。比如:無紡布熔噴模板的鉸孔難題,被流體磨工藝解決,讓機床廠在這方面的投入,商業價值短期歸零。